您当前所在位置: 其他 > 调查研究

建设健康社区 构建和谐社会

来源:区政协办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4日   浏览次数:

建设健康社区  构建和谐社会

区政协农业和城乡建设委  阙永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统筹城乡两化互动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着重要任务。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人群日益增多,为建设和谐社区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满足社区服务多样性,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特别是如何满足健康需求,是构建和谐社区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就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健康社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几点意见:

一、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努力创建和谐社区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创建健康社区,让人民群众感受健康与幸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是巩固城乡统筹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和谐的因素很多,但贫富不均是带来社会不和谐的最大根源。目前,我区大多数农村家庭虽然已经脱去了贫穷的帽子,正在迈进小康社会,一旦健康出现问题,就会再次使一个家庭陷入贫穷的境地。靠传统的一根银针、一幅草药、一只药箱,已经无助解决群众的看病问题。“小病顶,大病拖”成了少部分农民的理性选择,“不怕穷,就怕病”成了部分农民的典型写照,有不少家庭因家庭成员患病,从富返贫,住着楼房,过着艰难的生活。“贫”与“病”的相随,不仅使部分农民失去了维持基本生活和再生产的基础,而且也正在抵消着政府城乡统筹的努力。GDP的增长与部分家庭因病返贫的“逆反”现象,成了建设新农村不和谐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医疗机构改革与医药费调价、加强乡村卫生院建设等宏观调控措施。推行合作医疗改革,这些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通过新型社区建设,让群众“无病得到保健,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离乡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是居民健康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需求多样化,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更希望提高健康质量,提升幸福指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一些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众,从事农业为主的体力劳动日益减少,强度日益减轻,而生活水平提高后,营养摄入过度,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也随之而生,特别是老年群体,失去土地上的劳动后,渴望有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环境。近年来,大量拆迁农民进入社区,也应一并纳入社区管理。

三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健康资源配置不太合理。因此,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区在建设和谐社区中,以创建健康社区为抓手,城乡统筹,医疗服务全面纳入社区化理念,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贴近群众、方便群众,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新型卫生服务,符合我区农村实情,适应农民群众需要,是建设基本健康保障制度的基础。实现健康的目标,离不开扩大城镇医疗服务,但同样需要最基层的社区服务。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社区资源中,得到健康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健康的服务、健康的设施,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健康举措。

二、建立完善保障体系,在打造平台中提升服务水平

创建健康社区,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市场经济中,产生诸多不和谐稳定的因素,其深层次原因实际上都是利益失衡造成的,这种利益失衡,从健康保障方面看,突出表现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同城市健康保障方面巨大差别的不公平现象。为此,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近年来,我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在完善区镇医疗机构设施、推行农村、城镇合作医疗保险基础上,把健康保障体系向农村社区延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建设了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互动体系。

一是全力创建健康人居环境。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开展卫生创建工作,是营造健康环境的有效途径。我区全面实现了农村改水、改厕目标,推行垃圾分类,同时,我区还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从源头上有效地减少疾病发生的根源。

二是营造城市化的健康设施。在城乡二元分割的时期,乡镇卫生设施普遍较差,群众有了大病,往往要进城市医院。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区下决心缩小这种差距,完成了乡镇综合公立医院的改造,设施也进一步完善。

三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各类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传统的乡村合作医疗制度受到了挑战与冲击,看病难成了群众议论的热点。以社区建设为基础,重构农村合作医疗型的健康服务机构,理应成为我区努力的方向。

四是建立多元化的救助保障体系。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风险报销制度,是政府救助与社会自救相融合的保障机制,使其成为农民群众解决看病贵的主要途径。

三、培育健康理念,在普及教育中提升健康水平

人民的健康,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让人民群众形成懂健康、讲健康的理念,开展科学健康普及教育,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增长群众预防疾病、抗衡疾病的基本能力,这些是实现人人健康的有效良举。这样的举措成本低、效果好。为此,我区应依托社区卫生服务阵地,着力培育社区居民的健康理念,把创建健康社区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性工作。

一要宣传引导健康。发动居民参与健康行动,在参与中感受创建健康社区的内涵,着力培育健康理念,这是创建健康社区的关键。为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服务的长效机制,围绕创建“健康进社区”、“创建健康型小区”、“健康型家庭”等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社区宣传。

二要文化引导健康。生命在于运动,强身健体是预防疾病、减少疾病、抵御疾病的需要。为此,在创建健康社区中,营造良好的强身健体环境十分必要,文化与体育健康同进社区,是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心理健康、健康身体、文化健康的需要。本着共建联办、资源共享的方针,在创建健康社区中,共建一批文化体育活动基本设施,同时利用镇综合文化站学校等场所,丰富群众娱乐生活。

关闭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